冬季取暖污染将在国家层面治理攻坚,并且是从根上治。
蓝天保卫战怎么打?环保执法偏软问题是否改善?我国土壤污染状况究竟怎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就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环保部门的职责只占三分之一,所以下一步要明晰各部门的责任,才能更好地落实环保法。
二是要推动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我们是在一个高污染排放量的情况下来改善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已被列入今年立法计划陈吉宁说,去年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下一步解决当前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工作部署,基本思路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他说,主观原因是针对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很多就是针对冬季供暖问题的,要把已经部署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对京津冀重污染频发问题,他表示客观原因是去年入冬以来,全球出现了普遍的气候异常现象,污染物扩散条件是多年来最不利的一次,多个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坚持预防为主,今年年底前要完成沿江11个省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建立河湖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经磋商达成一致,且由赔偿义务人负责进行污染清除或生态修复的,污染清除、生态修复费用不再纳入赔偿范围,但需达到磋商确定的修复效果。
(九)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认了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价值,明确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对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二)注重磋商,司法保障。将1021章丘重大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事件作为我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典型案例,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制度提供实例材料。
赔偿权利人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依法公开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赔偿、诉讼裁判文书和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报告等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项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省政府成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体现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赔偿义务人因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在此背景下,在国家层面开始部署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委托修复的,赔偿权利人前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效果后评估等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权利人对磋商或诉讼后的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省财政厅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工作。
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实施货币赔偿,用于替代修复。(二)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典型案例的赔偿与修复。
附:《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文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办发〔2015〕57号),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省环保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制定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评估验收管理办法。
2016年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部分省份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报告》,批准了包括山东在内的7省市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省环保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制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费用管理办法。(三)加大经费和政策保障。省司法厅、省环保厅会同省公安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制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管理办法以及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标准。2017年,争取完成5例典型案例的赔偿与修复。地方法院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托现有资源,由环境资源审判庭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根据赔偿义务人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
省政府作为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可指定相关部门或机构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实施方案:1、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2、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和《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办法》等。
省发展改革、科技、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海洋与渔业、林业、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调查与修复工作在政策、资金、项目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鼓励和支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机构建设,组建符合条件的专业评估队伍,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后评估等合理费用。
(三)信息共享,公众监督。(八)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未经磋商或磋商未达成一致的,赔偿权利人可依法提起诉讼。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需要修复或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就损害赔偿具体事宜与赔偿义务人进行磋商,达成赔偿协议
潘晓燕介绍,自2008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实施了2066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区村庄总数的23.6%,项目覆盖区域人居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环保事业发展,为各族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安居乐业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至关重要,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一环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尤为重要。
十三五期间,新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补偿脱贫任务更加繁重,农村环保投入压力很大。国家有关部委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将新疆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省区整体推进。
潘晓燕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帮助新疆巩固和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覆盖面,将新疆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省区整体推进。全国政协委员潘晓燕表示。
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还非常繁重国家有关部委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将新疆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省区整体推进。十三五期间,新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补偿脱贫任务更加繁重,农村环保投入压力很大。潘晓燕介绍,自2008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实施了2066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区村庄总数的23.6%,项目覆盖区域人居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环保事业发展,为各族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安居乐业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潘晓燕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帮助新疆巩固和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覆盖面,将新疆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省区整体推进。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还非常繁重。
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至关重要,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一环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潘晓燕表示
大多数地方的环境保护两法衔接机制缺乏常态化的沟通和事务性工作的对接,难以发挥切实作用。近日,环境保护部会同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